重庆麻鸭乙肝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应用——21种中药抗鸭乙型肝炎病毒初筛研究

被引:15
作者
陈压西
郭树华
张定凤
陈学华
机构
[1] 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
关键词
鸭乙型肝炎病毒; 动物模型; 叶下珠; 苦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采用斑点杂交法检测了重庆地区263份2~3月龄麻鸭血清中的DHBV DNA,用筛选出的阳性病毒血清经腹腔感染1~2日龄的血清DHBV DNA阴性雏鸭,并用该模型进行了21种中药抗乙肝病毒初(?)。结果表明:(1)重庆地区2~3日龄麻鸭DHBV自然感染率为25.48%.(2)经腹腔感染的1~2日龄雏鸭的血清DHBV DNA阳性率1周后为82.90%,并可持续至少2个月。(3)抗乙肝病毒中药初(?)发现用广西叶下珠、苦参治疗2周可使DHBV DNA滴度下降,其余的经体外实验认为有效的抗乙肝病毒中药,动物实验并未获证实。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7+57 +5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鸭乙肝病毒经不同途径感染雏鸭的造模研究 [J].
焦成松 ;
楼方岑 ;
瞿瑶 ;
王国俊 ;
钱耕荪 ;
杨静莹 ;
俞晔 .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1991, (02) :24-26
[2]   上海地区麻鸭血中DHBV及其形态学的研究 [J].
童善庆 ;
李彪如 ;
王建全 ;
陆德源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90, (03) :194-197
[3]   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的研究 [J].
朱万孚 ;
庄辉 ;
郝娃 ;
席与萍 ;
曲平 ;
席宏丽 ;
孙新婷 ;
田庚善 ;
杜绍财 ;
陶其敏 ;
徐凌云 .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87, (04) :223-226+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