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CT技术

被引:16
作者
倪培君
李旭东
彭建中
机构
[1] 兵器工业部第五二研究所
关键词
扫描图象; 无损检测; 无损探伤; 材料试验; 射线检测技术; 实时成象; 电子束焊; 电焊; 物理密度; CT;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H878 [无损探伤仪器];
学科分类号
0804 ; 080401 ; 081102 ;
摘要
<正>CT技术用于工业无损检测大致始于70年代中后期.最初的研究工作是在医用CT上进行的,检测的对象为石油岩芯、碳复合材料及轻金属结构等低密度试件.由于医用CT射线源穿透能力有限,机械扫描系统专门为人体设计,在检测高密度及大体积物体方面存在着明显局限性.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美军针对飞机高级涡轮叶片及火箭发动机的检测,提出并实施了几个重要研究计划,对工业CT技术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例如,1981年10月,美国莱特-派特森空军基地的空军航空系统部资助美国ARACOR和喷气战略推进公司共同研制用于导弹和固体火箭发动机部件检测的工业CT系统,项目总经费460万美元,包括两套系统.第一套称为AF/ACTS I,采用420kVX射线源,可检测直径lm物体,于1983年3月安装,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7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Computed Tomographic imaging of turbine blades. Ross JB,Kathlean McQueeney. Materials Evaluation . 1990
[2]  
CT:Quantitative 3-D inspection. Armistead RA. Advanced Materials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