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的主要功能损害因素

被引:9
作者
瓮长水
毕胜
于增志
毕素清
田哲
李敏
机构
[1] 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2] 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北京市
[3] 北京市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偏瘫; 步行; 因素分析,统计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 [脑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下肢肌力、平衡和痉挛等变量与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优化步行训练程序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5例,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意识清晰,可接受动作行指令,患者可独立或在监视下步行20m以上,排除下肢全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关节炎而影响步行者以及存在其他限制下肢活动的并发症者。85例恢复步行能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测定在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的状态下的10m步行速度,用Fugl-Meyer评价法评测下肢运动功能,用Motricity指数评测下肢肌力,用Berg平衡量表评定平衡功能,用改良Ashworth评定法评定足跖屈肌张力。分别对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与临床变量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然后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患者的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与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和下肢肌力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0.592~0.696,P<0.001)。自由步行速度与足跖屈肌痉挛呈中度的负相关(r=-0.411,P<0.05),而最大步行速度与足跖屈肌张力痉挛无相关性(r=-0.311,P=0.064);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平衡、足跖屈肌痉挛和下肢肌力是自由步行速度的功能损害因素(R2=0.55,P<0.05),平衡和下肢运动功能是最大步行速度的功能损害因素(R2=0.535,P<0.001
引用
收藏
页码:6813 / 681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脑卒中偏瘫患者静态和动态平衡评定的研究 [J].
瓮长水 ;
赵承军 ;
毕胜 ;
刘忠文 ;
杨娟 ;
任学军 ;
秦茵 ;
于增志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4, (01) :56-58
[2]   重心摆动测定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评价中的价值 [J].
赵承军 ;
瓮长水 ;
雷磊 ;
韩东一 ;
张素珍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31) :4240-4241
[3]   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变化的研究 [J].
瓮长水 ;
高怀民 ;
毕胜 ;
徐军 ;
于增志 .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23) :3482-3483
[4]   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障碍评价 [J].
瓮长水 .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13) :1869-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