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非接触式充电研究概况及实用化分析

被引:16
作者
张宝群 [1 ,2 ]
李香龙 [1 ,2 ]
机构
[1] 北京市电力公司
[2] 北京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电动汽车非接触式充电; 电能传输功率; 电能传输效率; 电能传输距离;
D O I
10.19651/j.cnki.emt.2012.03.001
中图分类号
U469.72 [电动汽车];
学科分类号
0807 ;
摘要
常用的电动汽车非接触式充电的工作原理有3种:电磁感应法、微波法和强磁耦合谐振法。回顾了每一种方法的起源,详细介绍了它们在电动汽车非接触式充电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各种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暴露出的部分问题。最后,从电能传输功率、传输效率和传输距离3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上述3种方法在电动汽车非接触式充电领域的实用化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非接触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毛赛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10
[2]   电动汽车供电技术的研究及发展 [J].
顾晔 ;
佘建强 ;
王华武 .
汽车科技, 2011, (06) :4-8
[3]   基于磁场谐振耦合的无线电力传输发射及接收装置的研究 [J].
黄辉 ;
黄学良 ;
谭林林 ;
丁晓辰 .
电工电能新技术 , 2011, (01) :32-35
[4]   微波输能技术概述与整流天线研究新进展 [J].
杨雪霞 .
电波科学学报, 2009, (04) :770-779
[5]   几种特殊输电方式的分析比较和展望 [J].
李广凯 ;
梁海峰 ;
赵成勇 ;
周明 ;
李庚银 .
中国电力, 2004, (04) :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