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民意与法律应有之品性——从“躲猫猫”事件切入

被引:33
作者
王启梁
机构
[1] 云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网络; 民意; 法律品性; 法律信任; “躲猫猫”事件;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9.04.001
中图分类号
D631.7 [看守所、收审所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躲猫猫"事件演变为公共事件,源于公众的知情权受阻及对法律的不信任。公权力如何恰当地对待民意将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网络具有脱域性,网络民意因此超越了地域性限制,能在政治或法律事件中产生巨大的舆论影响。网络时代的民意对法治建设而言有如双刃剑,有利有弊。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法律最需要的品性是人民性和运作的独立性,它们是树立法律权威必不可少的两个支点。民意应当经由合适、有效的途径进入法律实践,否则将损害法律的权威。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司法改革再出发 [J].
廖海青 .
南风窗, 2009, (04) :18-20
[3]   “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建构可能——基于提出—观察—修正的理论发展进路 [J].
王启梁 .
现代法学, 2007, (04) :59-61
[5]  
刑法论丛.[M].赵秉志; 主编.法律出版社.2008,
[6]  
死亡大辞典.[M].(美) 拉尔戈; 著.新星出版社.2008,
[7]  
流光如梦.[M].谢轶群;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  
法律的道德性.[M].(美)富勒(LonL.Fuller)著;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5,
[9]  
论私力救济.[M].徐昕[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10]  
娱乐至死.[M].(美)尼尔·波兹曼(NeilPostman)著;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