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流动视角下的苏南地区乡村振兴策略探讨

被引:23
作者
闾海 [1 ]
顾萌 [2 ]
葛大永 [1 ]
机构
[1] 不详
[2] 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城乡规划所
[3] 不详
[4] 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
[5] 不详
关键词
苏南地区; 要素流动; 乡村振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乡村振兴的实现动力来源于构建城乡畅通的要素流动系统。文章以北华翔村的实证案例为依托,系统刻画和解析了苏南地区乡村空间的运行特征与背后要素机制间的互动关系,指出在土地、人口和文化要素的作用下,当前时间断面的乡村空间体现出功能异质化、社会关系重构、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等特征,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价值的重新审视和城乡资源要素的多维流通循环系统的构建。应通过提升农业价值链、完善社会生态链和重拾乡村文化自信等规划策略,促使乡村对城市进行价值输出并吸引要素回流,从而探索一条苏南地区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乡村衰败与复兴之辩 [J].
王勇 ;
李广斌 .
规划师, 2016, 32 (12) :142-147
[2]   中国乡村转型与复兴的策略及路径——基于乡村主体性视角 [J].
朱霞 ;
周阳月 ;
单卓然 .
城市发展研究, 2015, 22 (08) :38-45+72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乡村转型与复兴 [J].
申明锐 ;
张京祥 .
城市规划, 2015, 39 (01) :30-34+63
[4]   乡村复兴: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下的中国乡村转型 [J].
张京祥 ;
申明锐 ;
赵晨 .
国际城市规划, 2014, 29 (05) :1-7
[5]   中西部大城市近郊区“被动城市化”困境突围 [J].
潘悦 ;
洪亮平 .
城市规划学刊, 2013, (04) :42-48
[6]   乡土文化:内涵与价值——传统文化在乡村论略 [J].
艾莲 .
中华文化论坛, 2010, (03) :160-165
[7]   山东省城乡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流动的统筹机制与政策 [J].
戎丽丽 ;
黄保亮 ;
胡继连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4) :74-79
[8]  
内发的村庄[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陆学艺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