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农村法治的迟滞与路径选择

被引:5
作者
陆俊杰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农村法治; 后乡土社会; 强制性制度; 诱致性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后乡土社会改变了乡土社会封闭、固定与坚持的传统,属于农村经济、政治与思想转换进程中的过渡性阶段,需要逐渐寻找自己生存的法治根基。当下农村向现代法治社会转变中遇到了市场机制缺乏、民主政治根基薄弱、农民法治意识落后等现实阻隔。在推进法治进程中,应当以当下后乡土的现实选择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和诱致性制度变迁为辅的理论与实践进路。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农民权利缺失的理性思考——乡土社会中的法律缺位和法律恐惧 [J].
姚梅娟 ;
王志永 ;
不详 .
兰州学刊 , 2005, (04) :210-212
[2]   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秩序结构及其模式选择——兼对当代中国社会秩序结构论点的学术介评 [J].
刘作翔 .
法学评论, 1998, (05) :40-50
[3]  
致命的自负.[M].(英)F.A.哈耶克(F.A.Hayek)著;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  
生育制度.[M].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  
中国农村社会变迁.[M].王春光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6]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苏力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7]  
美国与中国.[M].(美)费正清著;张理京译;.商务印书馆.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