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范式变迁视角下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研究——兼论持续创新的制造业企业失败的原因

被引:10
作者
焦勇
公雪梅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财经系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技术效率提升; 技术进步;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范式变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如何实现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是中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重要命题。研究动能转换不仅需要观测制造业内部以及企业自身的因素,同时还需要考察产业外部环境的变迁,即技术范式的变革。技术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能够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而推动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与此同时,技术范式变迁的环境也会带来制造业新旧动能持续转换。在信息技术范式下,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机制包含创新驱动演进、协同共生连接、依托信息资源、核心平台引领、企业生态群落、产业多维融合等六个方面的内容。要加深对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系统工程的认识,通盘考虑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整体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商引资,有序展开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各项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1+188 +1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嵌入全球价值链会导致中国制造的“低端锁定”吗? [J].
吕越 ;
陈帅 ;
盛斌 .
管理世界, 2018, 34 (08) :11-29
[2]   新旧动能转换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判 [J].
杨蕙馨 ;
焦勇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 39 (07) :16-28
[3]   虚拟集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空间组织新形态 [J].
王如玉 ;
梁琦 ;
李广乾 .
管理世界, 2018, 34 (02) :13-21
[4]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效应 [J].
张杰 ;
郑文平 .
经济研究, 2017, 52 (03) :151-165
[5]   新产业生态系统竞争——兼对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新产业生态系统图的绘制 [J].
吴炜峰 ;
杨蕙馨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5, (06) :157-166
[6]   中国制造业的核心能力、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兼评《中国制造2025》 [J].
黄群慧 ;
贺俊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6) :5-17
[7]   比较优势、FDI和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的脆弱性分析 [J].
刘林青 ;
李文秀 ;
张亚婷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8) :47-57
[8]  
科学革命的结构[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托马斯·库恩(ThomasS.Kuhn)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