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感知与案情叙事——以诉讼心理学为考察视角

被引:9
作者
李安
机构
[1] 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证据感知; 案件事实; 裁判事实; 司法认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5.13 [证据制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人类对历史事实的认识有两种方式,即直接感知与回溯性认识。在诉讼活动中,司法人员对证据的认识可以是直接感知,但对案件事实的认识则属于回溯性认识。在司法实践中,很少能根据证据完全呈现案情的,而是通过证据对证据的意义进行阐释、对案件的事实进行建构,最后将案情陈述为能够被证据证明的裁判事实。这一过程不仅依循特定程序,而且还兼顾法律规范对事实要件的设定,这样形成的结果与真相进行比对有时难免会出现偏离。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法律思维导论.[M].(德)卡尔·恩吉施(KarlEngisch)著;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
  • [2] 公法.[M].王敏远; 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
  • [3] 刑事程序的法哲学原理.[M].锁正杰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 [4] 证据法的经济分析.[M].(美)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llenPosner)著;徐昕;徐昀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 [5] 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M].(美)史蒂文·J.伯顿著;张志铭;解兴权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 [6] Do you really know what you have seen? Intrusion errors and presuppositions effects on constructive memory
    Fiedler, K
    Walther, E
    Armbruster, T
    Fay, D
    Naumann, U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96, 32 (05) : 484 - 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