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与聚合酶链反应联合进行住院患儿肺炎细菌病原学检测

被引:5
作者
郑跃杰
邓继岿
赵瑞珍
机构
[1] 深圳儿童医院呼吸科
关键词
肺炎,细菌性;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 儿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6 [筋腱、韧带、滑囊疾病及损伤];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探讨细菌培养与病原特异性 DNA 联合检测住院患儿肺炎细菌病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7例肺炎患儿的深部呼吸道吸引物进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选择性培养和普通培养,并且对同一标本采用靶序列富集多重 PCR(Tem-PCR)扩增结合 Luminex 液态芯片检测平台进行定量测定,检测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嗜肺军团菌、绿脓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等14种病原菌的特异性 DNA。结果细菌培养的总检出率为40.1%(75/187,含3例检出2种病原菌),病原菌依次为流感嗜血杆菌17.1%、大肠杆菌8.6%、肺炎克雷伯杆菌6.4%、金黄色葡萄球菌4.8%、肺炎链球菌3.7%、绿脓杆菌1.6%、鲍曼不动杆菌1.1%和阴沟肠杆菌1.1%。以细菌培养或 Tem-PCR 任一阳性为标准,联合检测的总检出率为78.6%(147/187),病原菌依次为流感嗜血杆菌28.9%、肺炎链球菌19.3%、大肠杆菌8.6%、肺炎克雷伯杆菌6.4%、金黄色葡萄球菌5.9%、鲍曼不动杆菌5.9%、绿脓杆菌2.7%和阴沟肠杆菌1.1%。结论Tem-PCR 能提高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例数。细菌培养与病原特异性 DNA 联合检测应用能显著提高肺炎病原的检出率,可能更真实地反映肺炎的细菌病原学情况。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悬浮阵列技术在儿童下呼吸道病毒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J].
郑跃杰 ;
邓继岿 ;
孙平 ;
高璐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7, 30 (04) :458-459
[2]  
关注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J]. 陆权,陈慧中,杨永弘.中华儿科杂志. 2007(02)
[3]   常见呼吸道病毒分子鉴别诊断技术的建立 [J].
邹淑梅 ;
韩健 ;
温乐英 ;
Kassi Cronin ;
舒跃龙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6, (02) :17-20
[4]   悬浮阵列技术在研究与临床中的应用 [J].
鞠少卿 ;
王旭东 ;
王跃国 ;
仲人前 ;
王惠民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6, (05) :393-396
[5]   反相斑点杂交技术在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J].
方怡 ;
樊惠珍 ;
黄文杰 ;
梁琨 .
广东医学, 2004, (12) :1367-1369
[6]   下呼吸道常见致病菌的基因诊断 [J].
樊慧珍 ;
黄文杰 .
实用医学杂志, 2003, (07) :810-811
[7]   聚合酶链反应在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J].
陈志敏 ;
汪天林 ;
尚世强 ;
李建平 .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01) :50-53
[8]   Direct screening of clinical specimens for multiple respiratory pathogens using the Genaco Respiratory Panels 1 and 2 [J].
Brunstein, John ;
Thomas, Eva .
DIAGNOSTIC MOLECULAR PATHOLOGY, 2006, 15 (03) :169-173
[9]  
Quantitative, multiplexed detection of bacterial pathogens: DNA and protein applications of the Luminex LabMAP? system[J] . Sherry A. Dunbar,Coe A. Vander Zee,Kerry G. Oliver,Kevin L. Karem,James W. Jacobson.Journal of Microbiological Methods . 2003 (2)
[10]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hospitalized children. Michelow IC, Olsen K, Lozano J, et al. Pediatrics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