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耕地培育的差异与思考

被引:20
作者
白由路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耕地培育; 培育模式; 耕地质量; 耕地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本文介绍了欧洲的种养一体化,北美的测土推荐施肥、休耕轮作、保护性耕作、法律限定以及环境约束下的耕地培育模式等;将我国耕地培育分为耕地生产力障碍因子消除和耕地生产力因子平衡提高两个阶段。指出地力基础、农业生产目标、耕地培肥理念、管理方式和环保理念的差异导致了国内外耕地培育方式的不同。耕地培育与施肥的关系不明确、耕地培育目标不清晰、耕地培育法规不健全是我国耕地培育的主要障碍。还探讨了我国现代良好耕地的定义,如何培育良好耕地,"耕地培肥"与"耕地培育"的概念等问题。提出了划分不同耕地功能区、制订严密科学的耕地质量指标体系、健全耕地培育法律法规体系、正确引导农民科学培肥耕地是我国耕地培育发展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381 / 13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长期施肥农田的土壤酸化特征与机制研究.[D].孟红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05
[2]  
论植物营养学说之争.[N].朱士吾;.中国花卉报.2005,
[3]   我国肥料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J].
白由路 .
中国农业信息, 2014, (22) :5-9
[4]   中国耕地质量保护及污染防治问题探讨 [J].
刘荣志 ;
黄圣男 ;
李厥桐 .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29) :161-167
[5]   我国不同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统计学特征 [J].
陈雅敏 ;
冯述青 ;
杨天翔 ;
张韦倩 ;
王寿兵 .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52 (02) :220-224
[6]   我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地力提升 [J].
周健民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 28 (02) :269-274+263
[7]   国际土壤科学研究的新进展 [J].
赵其国 ;
滕应 .
土壤, 2013, 45 (01) :1-7
[8]   耕地质量的概念和评价与管理对策 [J].
沈仁芳 ;
陈美军 ;
孔祥斌 ;
李永涛 ;
同延安 ;
汪景宽 ;
李涛 ;
鲁明星 .
土壤学报, 2012, 49 (06) :1210-1217
[9]   中国耕地质量状况分析 [J].
陈印军 ;
肖碧林 ;
方琳娜 ;
马宏岭 ;
杨瑞珍 ;
易小燕 ;
李倩倩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1, (17) :3557-3564
[10]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进展 [J].
李秀芬 ;
朱金兆 ;
顾晓君 ;
朱建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4) :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