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RAPD技术对木耳属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的研究

被引:31
作者
阎培生
罗信昌
周启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莱阳农学院植保系应用真菌研究室莱阳265200
[2]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关键词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分子鉴定; 木耳属; 聚类分析;
D O I
10.13346/j.mycosystema.2000.01.007
中图分类号
Q949.32 [真菌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RAPD技术对木耳属不同种和种内不同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26个随机引物中,有10个引物可扩增出清晰、稳定的DNA带型,其中引物S4和S6与供试木耳属菌株的基因组DNA结合位点少而保守,扩增图谱具有种的特异性,可用于种的快速准确鉴定;其综随机引物的扩增DNA多态性较强,可用于种内不同菌株的鉴定;聚类分析表明,在75%相似水平下,可将供试的木耳属菌株分成四大类,其中有三大类各代表一个形态鉴定的种。研究结果表明了RAPD技术可有效地用于木耳属种或菌株的快速准确鉴定。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木耳属真菌rDNA特异性扩增片段的RFLP研究 [J].
阎培生 ;
罗信昌 ;
周启 .
菌物系统, 1999, (02) :206-213
[2]   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的RAPD标记 [J].
刘学敏 ;
惠东威 ;
张明厚 ;
陈受宜 .
菌物系统, 1997, (02) :128-133
[3]   从多糖丰富的样品中制备食用真菌DNA [J].
曾凡亚 ;
张义正 .
食用菌学报, 1996, (03) :13-17
[4]   中国蜜环菌生物种的RAPD分析 [J].
秦国夫 ;
贺伟 ;
沈瑞祥 .
真菌学报, 1996, (01) :26-33+82
[5]   香菇菌株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型性 [J].
李英波 ;
罗信昌 ;
李滨 ;
郭良栋 ;
文华安 .
真菌学报, 1995, (03) :209-217
[6]   RAPD技术在金针菇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J].
詹才新 ;
朱兰宝 ;
杨新美 .
食用菌学报, 1995, (01) :7-11
[7]   RAPD技术在木耳属杂交种及原生质体融合子鉴定分析中的应用 [J].
施庆利,罗信昌 .
中国食用菌, 1994, (06) :3-5
[8]   大木耳的生物学特性及开发研究 [J].
郭砚翠 ;
刘凤春 ;
王雅茹 ;
王玉文 ;
李国华 ;
黄建芳 .
食用菌, 1989, (05) :13-14
[9]   木耳属二新种 [J].
李丽嘉 .
真菌学报, 1985, (03) :149-154
[10]  
大光木耳栽培技术[J]. 周欣起,刘正林.江苏食用菌. 1994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