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其动态分析——以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例

被引:52
作者
王瑞燕 [1 ]
赵庚星 [1 ]
周伟 [2 ]
姜曙千 [1 ]
秦元伟 [1 ]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河海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县域; 稳定性; 敏感性; 适应性; 生态环境脆弱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县域是中国同时具备地域、空间和行政独立性的最基本区域单元,科学评价该尺度生态环境脆弱性状况及变化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例,在对生态环境脆弱性主要属性重新界定基础上,分别从稳定性、敏感性和区域适应性3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模型,并对该县1986~2003年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发展变化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垦利县生态环境不稳定;1986~2003年期间,垦利县生态环境敏感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区域适应性总体呈上升趋势。偏相关分析方法对垦利县生态环境自然因子的敏感性排序结果为地下水埋深>蒸降比>地下水矿化度>气温,确定地下水埋深、蒸降比和地下水矿化度为该区生态环境自然敏感因子。垦利县区域适应性的"障碍度"计算结果表明:盐碱地治理比例始终是第一障碍因素;农田防护林密度的限制集中出现在1995~1998年之间;化肥农药增长率自2000年以后成为主要障碍因素;有效灌溉面积比率和排涝体系面积比例的限制在1990年之前出现。研究结论认为,垦利县生态环境脆弱度呈现降低趋势,但仍处于脆弱状态,需重点关注敏感因素和障碍因素的发展变化。研究表明,该评价方法可体现出县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根本原因及其发展变化过程,是对目前国内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领域的有益补充。
引用
收藏
页码:3790 / 379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Eco-Environmental Vulnerability Evalu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China[J]. WANG Si-Yuan~(1,2),LIU Jing-Shi~1 and YANG Cun-Jian~3 ~1Institute of Tibetan Plateau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85(China). ~2Institute of Electron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80(China) ~3Centre of RS and GIS Applications,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610066(China).Pedosphere. 2008(02)
[2]   县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生态足迹动态研究——以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为例 [J].
袁平 ;
徐斌 ;
章力建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4) :773-781
[3]   黄河三角洲垦利县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及对策研究 [J].
李新举 ;
刘宁 ;
田素锋 ;
赵庚星 ;
于开芹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5, (06) :91-96
[4]   我国脆弱生态环境的评估与保护 [J].
史德明 ;
梁音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1) :6-10
[5]   脆弱生态区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J].
冉圣宏 ;
金建君 ;
薛纪渝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1) :117-122
[6]   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J].
赵跃龙 ;
张玲娟 .
地理科学进展, 1998, (01) :67-72
[7]   中国生态环境过渡的一个重要地带 [J].
王铮 ;
张丕远 ;
刘啸雷 ;
刘燕华 .
生态学报, 1995, (03) :319-326
[8]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恢复技术研究[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赵桂久等主编, 1993
[9]  
Environmental Vulnerability Indicators for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cision-Making: Guidelines and Applications[J] . FERDINANDO VILLA,HELENA McLEOD.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2002 (3)
[10]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Svalbard intertidal zone for oil spills[J] . J.M. Weslawski,J. Wiktor,M. Zajaczkowski,G. Futsaeter,K.A. Moe.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