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本质、基本内涵与中国特色

被引:176
作者
李爱敏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主义; 理论本质; 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
D O I
10.15993/j.cnki.cn35-1198/c.2016.02.006
中图分类号
D8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21世纪初由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倡导并推动的一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际主义价值理念和具体实践。它强调在多样化社会制度总体和平并存,各国之间仍然存在利益竞争和观念冲突的现代国际体系中,每一个国家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其核心理念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其理论原则是新型义利观,其建构方式是结伴而不结盟,其实践归宿是增进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就其理论来源和价值目标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性质的国际主义思想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天下主义""和合主义"相结合,在21世纪的中国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的"国际主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时代性观照下理想社会的现实探索 [J].
卢德友 .
求实, 2014, (08) :40-44
[2]  
中国梦:铸就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话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J]. 张纪.党建. 2013(11)
[3]   关于“新国际主义”的方法论辨析 [J].
叶险明 .
教学与研究, 2012, (12) :17-25
[4]   “和合主义”:中国外交的伦理价值取向 [J].
余潇枫 .
国际政治研究, 2007, (03) :21-24
[5]   论大国成长中的国际形象 [J].
郭树勇 .
国际论坛, 2005, (06) :52-56+81
[6]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N]. 杜尚泽,邢雪.人民日报. 2014 (001)
[7]  
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N]. 人民日报. 2013 (001)
[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外文出版社 , 习近平, 2014
[9]  
国际关系伦理学[M]. 长征出版社 , 余潇枫著, 2002
[10]  
为世界许诺一个更好的未来——论迈向人类命运共同 .2 国纪平. 人民日报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