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体育治理

被引:23
作者
公冶民
机构
[1] 国家体育总局对外体育交流中心
关键词
国际体育; 体育治理; 外交; 体育瓶颈;
D O I
10.14036/j.cnki.cn11-4513.2014.04.005
中图分类号
G81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体育是党和国家的事业,应纳入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体育治理的归类很重要,体育归于政府公共事务治理,还是社会公益、非营利非政府治理,或是营利性私益性事务治理,将直接影响体育现代化。选择休闲治理的内容和时机是复杂和重要的。当前,国际体育存有2大治理体系,一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治理体系,二是职业体育治理体系。国际奥委会治理是典型的社会治理模式。体育审批,应坚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弘扬体育精神,体现体育价值,推动我国体育健康有序发展。我国体育治理的启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952年是新中国参加奥运会和构建体育治理体系的重要一年;台湾问题影响体育发展;1988年兵败汉城,体育纳入准外交治理体系;在外交和"驱蒋运动"形势倒逼下进入国际体系;赛事治理乱象;协会是治理的关键;赛事是治理的主要内容;克服协会体制瓶颈,严格管理。
引用
收藏
页码:292 / 29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公共治理视域中的体育治理 [J].
陈晓荣 ;
罗永义 ;
柳友荣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3, 37 (01) :23-27
[2]   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时代特征论析 [J].
张鹏 ;
孟凡强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05) :17-19
[3]   体育赛事类型的分类及特征 [J].
王子朴 ;
杨铁黎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5, (06) :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