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李大钊研究综述

被引:3
作者
储文静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关键词
李大钊; 毛泽东; 王若飞; 五四”时期; 吴佩孚; 农民; 劳动者; 马克思主义者; 新世纪以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2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30204 ; 0305 ; 030503 ; 0307 ;
摘要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顾颉刚与李大钊在北大二三事 [J].
张京华 .
史学史研究, 2003, (02) :16-17
[2]   留日与李大钊早期政治思想的嬗变 [J].
张敏卿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 (01) :85-87
[3]   李大钊的妇女解放理论与实践 [J].
张富良 .
北京社会科学, 2003, (01) :101-107
[4]   1927年初李大钊的外交活动——从《关于最近外交团的态度的报告》来看 [J].
吴汉全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1) :119-125
[5]   李大钊与孙中山教育思想之比较 [J].
郭贵儒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1) :100-105
[6]   李大钊文化思想对毛泽东早期文化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J].
杜艳华 .
中共党史研究, 2003, (01) :77-81+87
[7]   李大钊与吴佩孚的交往 [J].
董宝瑞 .
文史精华, 2002, (09) :44-49+3
[8]   李大钊与燕赵文化 [J].
陈旭霞 .
北京党史, 2002, (04) :30-32
[9]   李大钊法律思想的形成及其特征 [J].
姜德琪 .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2) :29-32
[10]   关于“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J].
宋月红 .
北京党史, 2001, (06)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