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吴兆录
机构
[1]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昆明
关键词
土地利用影响; 人为干扰; 景观变化; 自然保护区; 西双版纳;
D O I
10.13287/j.1001-9332.1997.0138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使用ARC/INFO和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 ,对以 1 995年 3月的卫星影像图、相关图件及数据为基础的图形数据库进行分析 ,研究了土地利用对勐养自然保护区自然景观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土地利用使季节雨林生境的异质性最高 (多样性指数H为2 .1 759,优势度指数D为 1 .2 831 ) ,季风常绿阔叶林异质性最小 (H为 1 .2 531 ,D为2 .331 8) .该保护区总的人为干扰强度指数 (HD)为 0 .1 2 87,其中季节雨林生境受干扰最强烈 ,HD达 0 .880 9.季风常绿阔叶林是保护区的优势植被 (占总面积的 78% ) ,土地利用使其约 1 2 .36% (或 1 0 895hm2 )的面积被损坏 .热带雨林 (季节雨林、山地雨林和季雨林 ,占总面积的 1 2 % )是重点保护对象 ,土地利用使其损失了约 1 9% ( 2 557hm2 ) ,是受到严重干扰的生境组分 .耕地的斑块数量最多 (占斑块总数的 2 5.86% )而面积却很小 (占总面积的 2 .2 % ) ,呈小块状散布在保护区里 .人们因经营耕地而活动在保护区里 ,构成了大面积的干扰 ,使灌丛草地基本随着耕地散布在保护区里 .要保护好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 ,必须以改善土地利用方式来控制耕地的扩散 .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2]   黄河三角洲地区人类活动对景观结构的影响分析──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 [J].
陈利顶 ;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1996, (04) :337-344
[3]   黄土区农业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J].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1995, (02) :113-120
[4]   沈阳西郊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 [J].
肖笃宁 ;
赵羿 ;
孙中伟 ;
张国枢 .
应用生态学报, 1990, (01) :75-84
[5]  
怒江峡谷农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与优化设计研究[M]. 云南大学出版社 , 杨子生著, 1996
[6]  
西双版纳国土经济考察报告[M]. 云南人民出版社 , 刘隆等主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