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酞普兰与曲唑酮改善老年期抑郁症认知损害的P300对照研究

被引:8
作者
唐步春
吕振雷
汪艳
机构
[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关键词
老年期抑郁症; 事件相关电位P300; 认知损害; 西酞普兰; 曲唑酮;
D O I
10.13342/j.cnki.cjhp.2007.01.009
中图分类号
R749.4 [情感性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曲唑酮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年龄≥60岁)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作为实验组。随机将实验组分为西酞普兰治疗组(实验组1)及曲唑酮组(实验组2),对两组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进行听觉诱发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与实验组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老年人60例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1相匹配的为对照组1,与实验组2相匹配的为对照组2。比较各组之间治疗前后听觉诱发事件相关电位P300各成分及HAMD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前实验组1与实验组2P300各成分均无显著性差(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实验组1及实验组2P2、N2、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明显延长,P2、N2、P3波幅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治疗后,实验组1P2、N2、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2、N2、P3波幅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实验组2P2、N2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2、N2、P3波幅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P3潜伏期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2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实验组1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实验组2HAMD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1,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西酞普兰与曲唑酮均有改善老年期抑郁症认知功能的作用,西酞普兰优于曲唑酮。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不同亚型老年期抑郁障碍P300特征比较分析 [J].
周振和 ;
祁富生 ;
侯永华 ;
李恒芬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4, (06) :464-466
[2]   老年期抑郁性障碍患者听觉诱发电位P300的临床观察 [J].
周振和 ;
李恒芬 ;
侯永华 ;
祁富生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4, (10) :55-56
[3]  
认知事件相关脑电位教程[M]. 经济日报出版社 , 魏景汉, 2002
[4]  
Affective and psychotic symptoms relate to different types of P300alter-ation in depressive disorder(J .2 Kaustio O,Partanen J,Valkonen-Korhonen M,et al. J Affect Disord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