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隧道层状岩体地应力反演研究

被引:9
作者
夏彬伟 [1 ]
李晓红 [1 ]
韩昌瑞 [2 ]
康勇 [1 ]
机构
[1] 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深埋隧道; 地应力反演; 数值模拟; 层状岩体;
D O I
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09.04.024
中图分类号
U451 [隧道结构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1406 ;
摘要
结合渝沙高速公路共和隧道地应力量测资料,通过调整多种组合的侧压系数,获得隧址区山体多组地应力。将每一组侧压系数下获得的测试段地应力,利用横观各向同性弹塑性本构模型对测试段层状岩体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的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确定出隧址区山体合理的侧压系数,从而得到了隧道轴线方向的初始地应力大小和方向,研究表明,隧道轴线初始地应力与隧道的埋深和地形地貌有关,靠山侧初始地应力大于靠河侧,最大初始地应力主要集中在埋深500~1 000m,即K41+500K43+000里程段,最大初始地应力为19.7MPa,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1.58°。这为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Jaeger J. C.Shear failure of anisotropic rock. Geological Magazine . 1960
[2]  
谭学术等编著.复合岩体力学理论及其应用[M]. 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4
[3]   层状岩体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J].
张玉军 ;
刘谊平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11) :1615-1619
[4]  
沈明荣主编.岩体力学[M].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
[5]   层状岩体剪切破坏面方向的影响因素 [J].
刘卡丁 ;
张玉军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03) :335-339
[6]  
孙广忠 著.岩体力学基础[M]. 科学出版社, 1983
[7]  
Nova R.The failure of transversely isotropic rocks in triaxial compres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 1980
[8]   初始应力的回归与三维拟合 [J].
李青麒 .
岩土工程学报, 1998, (05) :71-74
[9]  
杨林德等著.岩土工程问题的反演理论与工程实践[M]. 科学出版社, 1996
[10]  
Smith B,Cheatham JR B.Anisotropic compacting yield condition applied to porous limesto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