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地台东北缘及邻区岩石层壳幔结构比研究

被引:6
作者
白云
姜德录
卢造勋
机构
[1] 辽宁省地震局!辽宁沈阳
关键词
岩石圈; 壳-幔结构比值; 构造分区;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0.02.004
中图分类号
P542.5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基于中朝地台东北缘及邻区的综合地球物理资料 ,参考最新研究成果 ,编制了该区 0 .5°×0 .5°壳 -幔结构比值R等值线图 ,明确了该区R值分布与构造分区 ,表明R值变化特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地壳、岩石层厚度分布与地震活动的强度、频度无确定性关系 ;R值梯度带即岩石层变形带 ,可作为构造分区的参考依据 ;高R值强转折梯度带很可能是岩石层的剧烈变形带 ,多对应于地震高强度、高频度活动区 ;R值可作为地震区划、地震危险性评定、潜在震源区划分的值得参考的量化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层壳──幔结构比值R与动力学特征 [J].
毛桐恩,刘占波,徐常芳,姚家榴,孙为国 .
地球物理学报, 1996, (06) :783-793
[2]   中国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地球物理综合研究 [J].
杨宝俊,穆石敏,金旭,刘财 .
地球物理学报, 1996, (06) :772-782
[3]   热流和大陆岩石层构造 [J].
В.И.Зуй ;
В.М.Хамза ;
毛桐恩 ;
毛可 .
世界地震译丛, 1995, (06) :60-65
[4]   壳-幔结构比值与地震活动 [J].
毛桐恩,姚家榴 .
地震学报, 1994, (04) :495-503
[5]   内蒙古东部古生代块体碰撞区的大地电磁测深研究——Ⅱ.二维解释 [J].
白登海 ;
张丽 ;
孔祥儒 .
地球物理学报, 1993, (06) :773-783
[6]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至辽宁东沟地学断面综合地球物理特征 [J].
卢造勋 ;
夏怀宽 ;
赵国敏 ;
张国臣 ;
董宝中 ;
孟补在 ;
李平 .
东北地震研究, 1993, (02) :1-12
[7]   东北地区上地幔顶部深度及其深部构造特征 [J].
董宝忠 .
东北地震研究, 1993, (01) :25-36
[8]   辽宁南部的大地热流及岩石圈热结构 [J].
张汝惠 ;
武冀新 ;
张晚霞 .
中国地震, 1991, (03) :13-26
[9]   辽宁义县—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剖面深部电性研究 [J].
史书林 ;
徐常芳 ;
王继军 ;
孙洁 ;
江钊 ;
张汝惠 .
地震地质, 1991, (02) :115-125
[10]   东北南部地壳与上地幔探测与研究 [J].
卢造勋 .
东北地震研究, 1987, (01) :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