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预测及景观生态效应分析——以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例

被引:16
作者
陈莹 [1 ]
尹义星 [1 ]
陈爽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空间格局模拟; 景观格局; 西苕溪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9 [生态学其他分支学科];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以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研究区,基于1985和2002年土地利用空间数据,结合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运用马尔科夫模型和CLUE-S模型,模拟了研究区2020年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斑块类型和景观水平上格局指数的变化分析,揭示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景观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按照1985~2002年土地利用变化的发展趋势,未来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耕地、林地面积减小,研究区未来景观格局指数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在景观尺度上,斑块数量、边缘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维数等指标都呈增加趋势,而斑块平均面积减小,表现出景观结构破碎化、斑块形状复杂化、景观向多样性和均匀化发展的特点;而从斑块类型水平上看,各景观类型之间的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差异较大,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65 / 7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渭河下游洪泛区土地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J].
李景宜 .
干旱区研究, 2007, (05) :618-623
[2]   不同水资源情景下干旱区未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拟——以黑河中上游张掖市为例 [J].
张华 ;
张勃 ;
Peter Verburg .
冰川冻土, 2007, (03) :397-405
[3]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评价——以贵州猫跳河流域为例 [J].
彭建 ;
蔡运龙 ;
王秀春 .
中国岩溶, 2007, (02) :137-143
[4]   嘉陵江流域植被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 [J].
胥晓 ;
郑伯川 ;
陈友军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3) :373-378
[5]   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J].
李加林 ;
许继琴 ;
童亿勤 ;
杨晓平 ;
张殿发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6) :37-42
[6]   黄河源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J].
潘竟虎 ;
刘菊玲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04) :69-74
[7]   大渡河上游地区土地利用动态模拟分析 [J].
摆万奇 ;
张永民 ;
阎建忠 ;
张镱锂 .
地理研究, 2005, (02) :206-212+323
[8]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J].
万荣荣 ;
杨桂山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3) :475-480
[9]   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J].
章波 ;
濮励杰 ;
黄贤金 ;
周青 ;
吕敏眸 ;
李宪文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1) :28-33
[10]   中国北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 [J].
何春阳 ;
史培军 ;
李景刚 ;
潘耀忠 ;
陈晋 .
地理学报, 2004, (04) :599-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