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农村地区某县孕产期保健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10
作者
曾缓 [1 ]
王宏 [1 ]
唐晓君 [1 ]
龙敏 [2 ]
林长坡 [1 ]
雷迅 [1 ]
曹冰 [1 ]
汪洋 [1 ]
机构
[1]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2] 重庆市荣昌县妇幼保健院
关键词
孕产期保健; 卫生服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73 [妇女保健与卫生];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西部农村地区某县妇女孕产期保健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对544名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对44名卫生服务管理者/供者以及42名妇女进行访谈。结果 70.6%的孕产妇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32.9%获得报销,未获报销的66.0%是因为超生。新农合缓解了具有产科危重症或并发症的孕产妇的经济负担。流动人口的报销手续复杂。卫生人力资源主要分布在县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在乡镇卫生院,中专以下学历占1/4。2005年至2008年的保健总收入中,政府拨款仅占妇幼保健总收入的5.0%。近1/5妇女的孕产期保健总费用超过家庭年收入的20%。选择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分娩的分别占39.8%和58.6%,服务质量和交通方便是选择的主要原因。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影响地理可及性。"坐月子"、重男轻女、为挑时辰而择时剖宫产、"方音岛"现象阻碍了孕产妇保健利用。结论新农合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地区的孕产期保健的服务利用度,偏远乡镇的地理可及性亟须提高。目前尚有多种社会文化因素制约孕产妇保健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97 / 50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农村孕产期保健服务可及性的定性研究 [J].
赵媛媛 ;
陶芳标 ;
黄锟 ;
龙翔 .
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7) :3860-3863
[2]   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运行状况分析 [J].
张英洁 ;
李士雪 .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8, (07) :481-482+491
[3]   中国不同地区1971-2003年孕产期保健服务状况调查 [J].
赵凤敏 ;
郭素芳 ;
李伯华 ;
崔颖 ;
吴匡时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03) :24-28
[4]   India's Janani Suraksha Yojana, a 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 programme to increase births in health facilities: an impact evaluation [J].
Lim, Stephen S. ;
Dandona, Lalit ;
Hoisington, Joseph A. ;
James, Spencer L. ;
Hogan, Margaret C. ;
Gakidou, Emmanuela .
LANCET, 2010, 375 (9730) :2009-2023
[5]   Measures of strength for maternal health programs in 55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MNPI study [J].
Ross, JA ;
Begala, JE .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JOURNAL, 2005, 9 (01) :59-70
[6]   Reducing maternal mortalit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sector-wide approaches may be the key [J].
Goodburn, E ;
Campbell, O .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01, 322 (7291) :917-920
[7]  
Preventable Hospitalization and Avoidable Maternity Outcomes.[J].Sarah B. Laditka;Jocelyn M. Johnston.Journal of Health & Social Policy.1999, 2
[8]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陈向明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