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体形状对多吡啶铜(Ⅱ)配合物与DNA作用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张黔玲
刘剑洪
张培新
任祥忠
李翠华
洪伟良
刘建忠
计亮年
机构
[1]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学系
[2] 中山大学教育部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
[3] 中山大学教育部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 深圳
[4] 深圳
[5] 深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 西安
[7] 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多吡啶铜(II)配合物; DNA; 作用机制; CD光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27.12 [铜族金属有机化合物];
学科分类号
070303 ; 081704 ;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含有平面配体的Cu髤多吡啶配合物[Cu(IP)2]2+、[Cu(PIP)2]2+、[Cu(DPPZ)2]2+和[Cu(HPIP)2]2+,用吸收光谱、CD光谱和粘度等方法研究了这些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结果表明配体上的取代基及配体的平面性对这些四面体配合物与DNA的结合强弱产生一定的影响。[Cu(DPPZ)2]2+与DNA的结合较强,而[Cu(HPIP)2]2+与DNA的结合较弱。CD光谱显示配合物[Cu(DPPZ)2]2+、[Cu(PIP)2]2+和[Cu(HPIP)2]2+的加入会导致DNA的CD光谱减弱。而[Cu(IP)2]2+的加入则会使DNA的CD光谱增强。同时,[Cu(IP)2]2+与DNA结合后,还会引起一定程度的DNA构型转换,即DNA从B型转换成Z型。
引用
收藏
页码:344 / 348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