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前陆区中—新生代盆山波动耦合

被引:9
作者
陈书平
金之钧
孙海龙
机构
[1]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库车前陆区; 中—新生代; 盆山耦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沉积充填、构造发育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波动性的研究和盆地沉降分析 ,说明了天山造山带与库车前陆坳陷中、新生代存在耦合作用 .研究认为 ,中、新生代库车坳陷的盆地充填可划分出5个超层序 ,沉积具有旋回性特点 ;盆地沉降速率具有快速沉降与慢速沉降交替的特点 ;沉降中心和构造发育具有波浪状向前 (向南 )推进的特点 .沉积和构造发育的波动性表明 ,天山造山带与库车坳陷具有波动耦合的特点 .波动耦合的机理与中生代以来塔里木板块南边特提斯构造域发生的一系列板块碰撞事件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8+3 +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油气聚集成藏理论.[M].金之钧等编译;.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2]  
前陆盆地分析.[M].何登发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3]  
塔里木盆地演化和构造样式.[M].汤良杰著;.地质出版社.1996,
[4]  
新疆北部及其邻区大地构造.[M].肖序常等[著];.地质出版社.1992,
[5]  
地球动力学原理.[M].[奥]夏德格(Scheidegger;A·E·) 著;王仁校 译.地震出版社.1986,
[6]  
物理学与地质学.[M].[加拿大]雅各布斯(J·A·Jacobs)等 著;刘光鼎 译.海洋出版社.1984,
[7]  
天文地质学概论.[M].徐道一编著;.地质出版社.1983,
[8]  
地壳波浪与镶嵌构造研究.[M].张伯声主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9]   库车坳陷第三系构造层序的构成特征及其对前陆构造作用的响应 [J].
林畅松 ;
刘景彦 ;
张燕梅 ;
肖建新 ;
陈建强 ;
纪云龙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3) :177-183
[10]   库车和北塔里木前陆盆地与南天山造山带的耦合关系 [J].
李曰俊 ;
宋文杰 ;
买光荣 ;
周黎霞 ;
胡剑风 ;
尚新路 .
新疆石油地质, 2001, (05) :376-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