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有效度评估模型

被引:21
作者
邱剑 [1 ]
王慧芳 [1 ]
陈志光 [2 ]
曾耿晖 [2 ]
何奔腾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自动化系统; 有效度; 评估决策; 网络层次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63 [变电所]; TM76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新特点,提出了定量评估系统完成任务总能力的有效度模型。首先,搭建由物理网架、逻辑网架和信息流构成的"二网一流"评估平台,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引入系统有效度作为总指标,其涵盖了可靠性、可用性、实时性和经济性4个宏观指标。接着运用网络层次分析(ANP)法构造典型ANP结构,描述微观指标间的反馈依存关系,并通过判断阵的加权、检验与调整计算网络合成排序。最后的ANP灵敏度分析表明,ANP模型结构稳定,合成排序结果可信度高,决策者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做出评估决策。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基于IEC 61850的智能变电站交换机IED信息模型
    李锋
    谢俊
    赵银凤
    张小波
    冯勇
    李勇
    [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07) : 76 - 80
  • [2] 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靠性评估
    杜双育
    王先培
    谢光彬
    蔡涛
    张其林
    [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2, 40 (05) : 32 - 36+41
  • [3] IEC 61850国际互操作试验经验总结
    贺春
    张冉
    [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02) : 6 - 10
  • [4] 武器装备体系的技术成熟度评估方法
    卜广志
    [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1, 31 (10) : 1994 - 2000
  • [5]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组网方案分析
    樊陈
    倪益民
    窦仁辉
    沈健
    高春雷
    黄国方
    [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35 (18) : 67 - 71
  • [6] 全数字化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及元件重要度分析
    张沛超
    高翔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01) : 77 - 82
  • [7] 数字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研究
    王钢
    丁茂生
    李晓华
    肖霖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4, (07) : 51 - 56
  • [8] 群体判断矩阵及权向量的最优传递矩阵求法
    王应明
    徐南荣
    [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1, (04) : 70 - 74+48
  • [9] 层次分析法的若干问题研究及应用[D]. 朱建军.东北大学. 2005
  • [10] 网络层次分析法与决策科学[M]. 国防工业出版社 , 孙宏才,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