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温带次生林与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呼吸

被引:41
作者
周海霞
张彦东
孙海龙
吴世义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土壤呼吸;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率; Q10; 温带森林;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7.0477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2006年5—10月,使用Li-6400-09土壤呼吸系统测定了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温带次生林转化为落叶松人工林后土壤呼吸速率(Rs)的变化.结果表明:次生林与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与地温的日变化趋势相似.测定期间内,次生林和落叶松人工林Rs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43~7.26μmol CO2.m-2.s-1和0.63~4.70μmol CO2.m-2.s-1,最大值出现在7—8月,最小值出现在10月.5—8月,次生林的Rs明显高于落叶松人工林.次生林和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层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范围分别为-0.65~1.26μmol CO2.m-2.s-1和-0.43~0.47μmol CO2.m-2.s-1.两林分中的Rs与土壤温度均呈明显的指数相关,且与5 cm深地温相关最紧密.用5 cm地温估算的次生林和落叶松人工林Q10分别为3.61和3.07.次生林的Rs与10~20 cm土壤含水率相关显著,而落叶松人工林的Rs与土壤含水率无明显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668 / 26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长白山红松针阔混交林与开垦农田土壤呼吸作用比较 [J].
王旭 ;
周广胜 ;
蒋延玲 ;
李峰 .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6) :887-893
[2]   东北东部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组分的分离量化 [J].
杨金艳 ;
王传宽 .
生态学报, 2006, (06) :1640-1647
[3]   川西亚高山林区三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动态及组分区分 [J].
褚金翔 ;
张小全 .
生态学报, 2006, (06) :1693-1700
[4]   土壤水热条件对东北森林土壤表面CO通量的影响 [J].
杨金艳 ;
王传宽 .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2) :286-294
[5]   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土壤异养呼吸特性及动态 [J].
杨玉盛 ;
陈光水 ;
谢锦升 ;
王小国 ;
牛志鹏 ;
韩永刚 ;
张有利 .
土壤学报, 2006, (01) :53-61
[6]   中国亚热带森林转换对土壤呼吸动态及通量的影响 [J].
杨玉盛 ;
陈光水 ;
王小国 ;
谢锦升 ;
高人 ;
李震 ;
金钊 .
生态学报, 2005, (07) :1684-1690
[7]   沙漠人工植被区土壤呼吸初探 [J].
张志山 ;
谭会娟 ;
王新平 ;
张景光 ;
周海燕 ;
李新荣 .
中国沙漠, 2005, (04) :525-528
[8]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土壤CO2释放通量 [J].
林丽莎 ;
韩士杰 ;
王跃思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1) :11-13
[9]   华北平原麦田土壤呼吸特征 [J].
陈述悦 ;
李俊 ;
陆佩玲 ;
王迎红 ;
于强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9) :1552-1560
[10]   温带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土壤呼吸的比较研究 [J].
牟守国 .
土壤学报, 2004, (04) :564-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