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公共外交

被引:3
作者
李尔平
机构
[1] 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关键词
中国—东盟博览会; 公共外交;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2.2 [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 D814.1 [区域性组织和会议];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中国—东盟博览会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魅力之城"的设置、展会期间和之后开展人文交流活动等形式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公共外交的实施。参展客商与留学生人数增长且对南宁的满意度较高、南宁市民对东盟的了解与友善感增强、广西知名度提升等信息反映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公共外交成效已初显。将来可从扩大专业媒体在海上丝绸之路南段各国的影响力、重视留学生的教育与传播作用、延长公众开放日、深化人文交流等方面推进中国—东盟博览会公共外交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服务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东盟博览会”主流媒体报道框架分析.[D].李德毅.广西大学.2008, 01
[2]  
中国公共外交研究报告.[M].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 编.时事出版社.2012,
[3]   国家形象重塑下的电视外交分析 [J].
庞通 ;
万忆 .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3, (10) :39-40
[4]   从博览会看国内媒体对东盟国家信息传播的效果 [J].
王珍莲 ;
徐一林 .
学术论坛, 2012, 35 (09) :174-179
[5]   世博:国家形象新窗口 公共外交新机遇 [J].
林洋帆 ;
李鹏飞 .
发展研究, 2010, (03) :67-70
[6]   人文精神与中国—东盟博览会 [J].
陈学璞 .
钦州学院学报, 2008, (02) :12-16
[7]   文化软实力: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功能分析 [J].
何颖 .
钦州学院学报, 2007, (01) :9-14
[8]   以文化力提升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竞争力 [J].
何颖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1) :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