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屑岩流动单元研究进展及认识

被引:12
作者
张吉
张烈辉
南力亚
机构
[1] 西南石油学院
[2] 长庆油气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
关键词
流动单元; 储层流体; 流体渗流; 岩石物理相; 取心井; 碎屑岩; 碎屑沉积岩; 流体运动; 流体流动; 储层地质; 沉积特征; 砂层组; 油层组; 岩石物理性质; 岩石物性; 岩石性质; 隔挡层; 单元类型; 剩余油分布; 残余油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27 [采收率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油藏开发流体动力地质作用——以胜坨油田二区为例 [J].
宋万超 ;
孙焕泉 ;
孙国 ;
吴素英 .
石油学报, 2002, (03) :52-55+5
[2]   对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的认识与建议 [J].
赵翰卿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1, (03) :8-10+74
[3]   注水油藏大尺度未波及剩余油的三大富集区 [J].
俞启泰 .
石油学报, 2000, (02) :45-50+3
[4]   储层流体流动单元的矿场试验 [J].
赵永胜 ;
董富林 ;
邵进忠 ;
李士奎 .
石油学报, 1999, (06) :43-46+107
[5]   动态流动单元研究 [J].
阎长辉 ;
羊裔常 ;
董继芬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9, (03) :66-68
[6]   井间不同流动单元生产压差预测方法 [J].
孙来喜 ;
孙建平 ;
杨凤波 ;
姚国平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2) :80-82
[7]   国外流动单元描述与划分 [J].
金佩强 ;
杨克远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8, (04) :52-54
[8]   石油开发地质方法论(一) [J].
Qiu Yinan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CNPC Beijing P R China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6, (02) :43-47+115
[9]   河道储层砂体中隔挡层的成因与分布规律 [J].
焦春泉 ;
李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4) :78-81+91+113
[10]   新民油田低渗细粒储集砂岩岩石物理相研究 [J].
姚光庆,赵彦超,张森龙 .
地球科学, 1995, (03) :35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