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水库调蓄能力分析

被引:2
作者
孟秦倩 [1 ]
王健 [2 ]
吴发启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壤水库; 调蓄能力; 有效性; 黄土高原; 坡面果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重建黄土高原土壤水库的调蓄功能是进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的根本,而土壤水库的基本调蓄能力是对黄土高原土壤水库的定量描述。在对坡面果园土壤含水量定位观测的基础上,以含水量长期稳定土层为调节深度,得出阳坡土壤水库调节深度为300 cm,阴坡为450 cm,半阳坡和半阴坡介于二者之间;阳坡、阴坡、半阳坡和半阴坡坡面果园的调蓄能力分别为597.50、896.22、697.06和796.64 mm;土壤水库的调蓄量受调蓄能力及降水量的影响,丰水年主要受土壤水库调蓄能力影响,不同坡向间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以阴坡最大,阳坡最小,在年际之间也呈现出同样规律;枯水年土壤水库的调蓄能力主要受控于雨季降水量,坡向间差异不明显,其土壤水库蓄水有效性也表现为同样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0+24 +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面果园的土壤水分特征分析 [J].
王健 ;
吴发启 ;
孟秦倩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6, (05) :65-68+108
[2]   重建土壤水库是黄土高原治本之道 [J].
朱显谟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6, (04) :320-324
[3]   半干旱地区集雨利用模式及其评价 [J].
黄占斌 ;
程积民 ;
赵世伟 ;
辛小桂 ;
刘学军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2) :301-304
[4]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与植被生产力的关系 [J].
张雷明 ;
上官周平 .
干旱区研究, 2002, (04) :59-63
[5]   抢救“土壤水库”实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关键 [J].
朱显谟 .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1, (01) :26-31
[6]   试论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与“土壤水库” ──重塑黄土地的理论依据 [J].
朱显谟 .
第四纪研究, 2000, (06) :514-520
[7]   黄土高原环境的旱化与黄土中水分关系 [J].
杨文治 ;
邵明安 ;
彭新德 ;
夏卫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4) :357-365
[8]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杨文治, 2000
[9]  
农田土壤水资源评价[M]. 气象出版社 , 由懋正,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