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通量方差法估算戈壁绿洲下垫面湍流通量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王少影 [1 ,2 ]
张宇 [1 ]
吕世华 [1 ]
奥银焕 [1 ]
李锁锁 [1 ]
陈世强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非均匀下垫面; 通量方差法; 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4 [近地面层气象学、近地面层大气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绿洲系统能量与水分循环过程观测试验"2005年绿洲、戈壁点的观测资料,分析与讨论了温度、水汽的归一化标准差随稳定度变化的通量方差关系,应用通量方差法对感热、潜热通量进行了计算,并同涡动相关系统的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不稳定条件下,戈壁点温度归一化标准差随稳定度变化的通量方差关系优于下垫面非均匀性更强的绿洲点,绿洲点水汽的归一化标准差随稳定度变化的通量方差关系较温度量表现得更好。对同一站点,归一化温度标准差的通量方差关系并不总是优于水汽的通量方差关系,其取决于该站点的温度以及水汽的源汇分布情况;通量方差法对两个站点的感热、潜热通量均有较好的再现,但戈壁点感热通量的计算效果优于非均匀性更强的绿洲点。应用通量方差法对潜热通量计算时若采用直接观测的感热通量,则潜热通量的计算效果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1214 / 122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金塔绿洲湍流资料的质量控制研究 [J].
王少影 ;
张宇 ;
吕世华 ;
奥银焕 ;
李锁锁 ;
陈世强 .
高原气象, 2009, 28 (06) :1260-1273
[2]   通量-方差法估算沿海近地面层的湍流通量分析 [J].
徐安伦 ;
吴晓庆 ;
许利明 ;
李多扬 .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24 (06) :708-712
[3]   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感热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J].
周连童 ;
黄荣辉 .
大气科学, 2008, (06) :1276-1288
[4]  
Turbulent Vari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ver a Non-uniform Land Surface for an Agricultural Ecosystem in China[J]. 高志球,卞林根,谌志刚,Michael SPARROW,张佳华.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6(03)
[5]   绿洲边缘夏季小气候特征及地表辐射与能量平衡特征分析 [J].
张宇 ;
吕世华 ;
陈世强 ;
奥银焕 ;
胡泽勇 ;
韦志刚 .
高原气象, 2005, (04) :527-533
[6]   在EBEX-2000实验资料中的湍流宏观量特征 [J].
刘树华 ;
李洁 ;
刘和平 ;
梁福明 ;
王建华 ;
Johnny C.L.CHAN ;
Andrew Y.S.CHENG ;
胡非 ;
刘辉志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5, (04) :503-509
[7]   不同下垫面湍流统计特征研究 [J].
张宏升 ;
李富余 ;
陈家宜 .
高原气象, 2004, (05) :598-604
[8]   青藏高原草甸下垫面湍流强度相似性关系分析 [J].
马耀明 ;
马伟强 ;
胡泽勇 ;
李茂善 ;
王介民 ;
石川裕彦 ;
塚本修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2, (05) :514-517
[9]   HUBEX试验区近地面层的湍流输送 [J].
陈红岩 ;
陈家宜 ;
胡非 ;
曾庆存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1, (02) :221-227
[10]   青藏高原东南部昌都地区近地层湍流输送的观测研究 [J].
卞林根 ;
陆龙骅 ;
程彦杰 ;
逯昌贵 ;
姚展予 ;
徐祥德 ;
陈联寿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1, (01)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