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的准两年周期变化及其与臭氧准两年周期振荡的关系 I.资料分析

被引:14
作者
郑彬
陈月娟
简俊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合肥
[3] 合肥
关键词
氮氧化物; 臭氧; 准两年周期振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12.293 [臭氧层探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 1 992~ 2 0 0 0年HALOE的观测资料 ,分析了平流层NOx (这里是指NO和NO2 )混合比的垂直经向分布结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并与O3混合比的年际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 1 )在各纬度平流层NOx混合比的垂直结构基本相似 ,从平流层下层向上随高度增加 ,分别在 1~ 2hPa (NO)和 5~ 1 0hPa (NO2 )达到极大值 ,再向上NOx混合比随高度减小。另外 ,NO混合比在 1 0× 1 0 - 5hPa高度附近还有一个极值区。在平流层下层 ,它们的极值区下方 ,NOx混合比基本从热带向两极增大。NO混合比在平流层位于 1~ 2hPa之间有一个高值区 ,在 1 0× 1 0 - 5hPa附近还有一个更大的极值。而NO2 只有一个浓度高值区 ,位置在 5~ 1 0hPa。 ( 2 )NOx混合比在中低纬的高度分布和经向分布上都存在准两年周期振荡(简称QBO)。NO2 的QBO较NO更明显 ,赤道上空的NOx的QBO最明显 ,北半球NOx 的QBO较南半球更明显 ,而 2 0~ 5hPa的NOx的QBO又较其他气层更明显。 ( 3)在热带 30km以上 ,NOx的QBO与O3混合比的QBO位相相反 ;而中纬地区及 30km以下的热带 ,它们有一个位相差 ,但不完全相反
引用
收藏
页码:821 / 83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北半球中层大气中NOx的垂直分布特征 [J].
简俊 ;
陈月娟 ;
郑彬 ;
吴北婴 .
大气科学, 2001, (05) :697-706
[2]   准两年振荡对大气中微量气体分布的影响 [J].
张弘 ;
陈月娟 ;
吴北婴 .
大气科学, 2000, (01) :103-110
[3]   南极中山站NO2的观测及平流层NO2与O3的关系分析 [J].
郭松 ;
周秀骥 ;
陆龙骅 ;
郑向东 ;
高学杰 .
极地研究, 1997, (03) :3-8
[4]  
大气臭氧层研究简介[M]. 气象出版社 , 王贵勤编著, 1990
[5]  
中层大气化学和物理学[M]. 气象出版社 , (比)布拉塞(Brasseur, 1988
[6]  
The features of ozone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in tropical stratosphere and its numerical simulation[J] . Chen Yucjuan,Zheng Bin,Zhang Hong.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2002 (5)
[7]  
Kinnersley,andJ.Zawodny,Atwo-dimensionalmodelstudyoftheQBOsignalinSAGEIINO2 andO3,Geophys .2 Chipperfield,M .P .L .J. Res.Lett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