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河西走廊末次冰期芒硝和砂楔与古气候重建
被引:26
作者:
王乃昂
王涛
高顺尉
史正涛
胡刚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
来源:
关键词:
芒硝;
砂楔;
末次冰期;
河西走廊;
古气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芒硝和砂楔是冷干气候环境的典型标志。河西走廊砂楔主要形成在晚更新世冲洪积砾石层中 ,楔体内充填的风成砂14 C年龄证明其是末次冰期的产物 ,古砂楔所对应的年均气温为- 5 6℃左右。芒硝主要分布在内陆河终端的盐湖中 ,花海芒硝矿粘土夹层中的陆生树枝残条普通14 C和AMS14 C年龄分别为 (116 0 0± 2 80 )aB .P .和 (11181± 54)aB .P .,证明芒硝层为末次盛冰期 (LGM )和新仙女木期 (YD)异常冷干气候的产物。计算表明 ,该区LGM年均气温较现在低 11~ 15℃ ,YD年均气温比现代低约 6~ 8℃。这一降温幅度与中国北方根据孢粉、砂楔、冰芯等所推测的气温下降值大体一致 ,亦与最近有关北半球高、中纬度冰期降温幅度的研究相符合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6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