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被引:16
作者
黄文
张成
陈松林
张为西
姚晓黎
曾缨
黄慧
冯善伟
柳太云
机构
[1] 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元; 诱导分化;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29 [人体组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及其对诱导后的神经元样细胞保护作用,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更优良的细胞。方法体外培养MSCs至第5代后,分别用BDNF、β-巯基乙醇(β-ME)诱导MSCs,诱导后的第1、3和6小时计算两组神经元样细胞数,对各时间点两组神经元样细胞阳性率进行了比较;诱导后行神经细胞标记抗体的免疫细胞化学、RT-PCR及蛋白质印迹鉴定。结果两组诱导剂诱导后的细胞均呈神经元样细胞的形态;BDNF组诱导分化后细胞的存活时间远较β-ME组长;BDNF组在诱导后6h近于诱导高峰,而β-ME在诱导2h即达高峰,但随后神经元样细胞渐死亡。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在两组诱导后细胞的巢蛋白(Nestin)、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微管相关蛋白-2(MAP-2)、神经丝蛋白(NF)表达均呈阳性,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呈阴性;RT-PCR显示NSE、NFL,MAP-2的mRNA表达阳性,GFAP有较弱的表达;蛋白质印迹可见两组诱导剂诱导的细胞均表达神经元的特异性标记抗体NSE。结论BDNF能单独诱导MSCs分化形成神经元样细胞,而且分化后细胞的存活时间长,有望用于治疗脑缺血、神经变性等疾病。
引用
收藏
页码:854 / 8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DKO鼠后肌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 [J].
李中 ;
张成 ;
陈国俊 ;
刘晓蓉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4, (05) :501-504
[2]   黄芩甙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 [J].
贾延劼 ;
杨于嘉 ;
周燕 ;
宋元宗 ;
刘丽旭 ;
宋建辉 ;
王霞 ;
钟乐 ;
余小河 .
中华医学杂志, 2002, (19) :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