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16
作者
唐晓东
王豪
周建军
孙建华
夏荣安
机构
[1] 西南石油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2]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
关键词
柴油; 非加氢脱硫; 技术; 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626 [石油产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柴油低硫化及其含硫标准的日趋严格 ,是世界各国柴油产品质量与标准的发展趋势。加氢脱硫技术生产低硫柴油 ,存在投资大、操作费用高和操作条件苛刻 ,导致柴油成本大幅攀升 ,柴油非加氢脱硫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国内外柴油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作者开发的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技术 (非H2 O2 法 )的研究成果 ,认为柴油氧化脱硫、生物脱硫和加氢脱硫三种脱硫技术将成为生产超低硫柴油的主要工艺。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1+1 +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创新炼油技术 推动21世纪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 [J].
侯芙生 .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02, (01) :1-9
[2]   炼油生产过程硫的分布追踪与平衡 [J].
李永安 .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2001, (04) :35-38+42
[3]   用H2O2-有机酸氧化脱除催化裂化柴油中的硫化物 [J].
吕志凤 ;
战风涛 ;
李林 ;
田高友 ;
刘颖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26-29+5
[4]   氧化/萃取工艺生产清洁柴油燃料 [J].
王月霞 .
炼油设计, 2000, (12) :16-17
[5]   低硫、低芳烃柴油生产技术 [J].
刘爱华 ;
达建文 .
石化技术, 2000, (01) :59-62
[6]   柴油生物脱硫技术的进展 [J].
廖健 ;
刘伯华 ;
姚国欣 .
炼油设计, 1999, (12) :15-19
[7]   燃料油品的低硫化 [J].
张广林 .
炼油设计, 1999, (08) :3-8+22
[8]   甲醇-碱液复合溶剂萃取法提高催化裂化柴油安定性的研究 [J].
郭荣华 .
炼油设计, 1999, (06) :23-25
[9]   21世纪的车用燃料──超低硫汽油和柴油 [J].
陈惠敏 .
炼油设计, 1999, (04) :1-5
[10]  
高硫原油加工[M]. 中国石化出版社 , 梁朝林编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