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移居者返平原后血压、心电图及心胸比率观察

被引:22
作者
袁振才 [1 ]
王显利 [1 ]
侯明友 [1 ]
廉栋 [1 ]
周其全 [2 ]
机构
[1] 中铁一局集团咸阳中心医院
[2]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第三军医大学
关键词
高海拔; 返平原; 血压; 心电图; 心胸比率;
D O I
10.16241/j.cnki.1001-5914.2010.11.026
中图分类号
R188 [医学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了解高原移居者返平原后血压、心电图及心胸比率的改变情况。方法于2008年4—10月选择参与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施工且累计高原居留时间达6个月及以上的男性员工517人作为观察组,选择未参与青藏铁路施工且目前工作性质、劳动强度、年龄等因素与观察组大致相同的男性员工220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血压、心电图及心胸比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低血压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将年龄作为控制条件,收缩压与平均施工海拔呈负相关(r=-0.084,P=0.025),与返平原时间呈正相关(r=0.081,P=0.032);舒张压与返平原时间呈正相关(r=0.089,P=0.018);低血压检出率与平均施工海拔呈正相关(r=0.086,P=0.022),与返平原时间呈负相关(r=-0.121,P=0.001);低脉压检出率与平均施工海拔(r=0.088,P=0.018)及高原居留时间(r=0.092,P=0.014)呈正相关,与返平原时间呈负相关(r=-0.100,P=0.008)。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心电图各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心胸比率均值大于对照组(P<0.05)。将年龄、体质指数作为控制因素,心胸比率与高原居留时间呈正相关(r=0.167,P=0.000),与返平原时间呈负相关(r=-0.137,P=0.001),与施工海拔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061,P=0.145)。结论久居高原者返平原后若持续存在低血压、低脉压或心胸比率居高不下等情况,应视为高原脱适应症予以关注。
引用
收藏
页码:987 / 99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高原移居者返平原后血液学变化观察 [J].
袁振才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9, 26 (06) :522-524
[2]   不同海拔地区藏族中、青年心脏病和高血压患病状况及高血压相关影响因子分析 [J].
陈芃 ;
赵宏 .
高原医学杂志, 2008, (02) :17-19
[3]   进驻海拔5000m以上地区1年及返回平原1年58名青年心血管X线改变 [J].
王伟 ;
张西洲 ;
陈占诗 ;
马勇 ;
黄小鲁 .
西藏医药杂志, 1998, (02) :5-8+65
[4]   高原低血压140例分析 [J].
徐巧莲 ;
叶如陵 ;
梁兵 .
西藏医药杂志, 1995, (02) :4-6+65
[5]   高原适应不同水平群体的X线、心电图、闭合气量改变 [J].
李全会,雪支肖,楚有良 ;
孟宪法 .
高原医学杂志, 1994, (01) :42-45
[6]   288例高原高血压发病情况调查 [J].
张西洲 ;
郑延安 .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1993, (01) :76-77
[7]  
医学影像诊断学.[M].刘林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8]  
临床心电图学.[M].黄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