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科学观的演进

被引:5
作者
徐辉
机构
[1]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福建厦门
关键词
科学观; 演进; 中国社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22.9 [科学事业史];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20世纪中国人对科学的理解和应用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世纪初"科学"代替"格致"用语,新文化运动中请进"赛先生";"科玄论战"折射出科学理性与传统人文的冲突;民国时期科学在艰难条件下发展,并常常被一些社会政治学说用作其真理性的标识;新中国成立以后科学在某些时期有较大发展,但常受到政治运动的严重干扰;改革开放以后科学得以正本定位,人们对其经济、社会和精神价值获得了正确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五四科学精神价值的再认识 [J].
徐辉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1, (02) :18-22
[2]  
现代科技与社会[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肖峰编著, 2003
[3]  
科学哲学通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刘大椿主编, 1998
[4]  
科学与人生观[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张君劢等著, 1997
[5]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4
[6]  
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美)郭颍颐著, 1989
[7]  
科学与社会[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科学哲学室,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编辑部编, 1988
[8]  
严复集[M]. 中华书局 , 严复 著, 1986
[9]  
生之原理. 陈立夫. 正中书局 . 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