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植物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

被引:23
作者
靖元孝 [1 ]
李晓菊 [1 ]
杨丹菁 [2 ]
陈桂珠 [3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3]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红树植物; 人工湿地; 生活污水; 海桑; 桐花树; 木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研究了潜流型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人工湿地、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人工湿地和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一年来,3种红树植物人工湿地对BOD5、CODCr、TP、TN、NH4+-N和NO2--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3%、71%、41%、55%、50%和84%以上。人工湿地各处理周期之间,BOD5和CODCr去除率波动较小,而TP、TN、NH4+-N和NO2--N去除率波动较大。3种红树植物人工湿地对各种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海桑人工湿地和桐花树人工湿地对BOD5、CODCr、TP、TN和NH4+-N去除率明显高于木榄人工湿地,而海桑人工湿地和桐花树人工湿地相比较,除TP外,BOD5、CODCr、TN和NH4+-N去除率没有显著差异。人工湿地单一处理周期内,去除率随水力停留时间(HRT)的延长而增加。BOD5、CODCr、TN和NH4+-N在HRT为1d和2d的去除率分别为HRT为3d去除率的54%65%和73%84%,NO2--N在HRT为1d和2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HRT为3d的70%81%和85%94%,而TP在HRT为1d和2d的去除率分别只有HRT为3d的39%50%和65%74%。另外,红树植物人工湿地与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人工湿地相比,前者的BOD5、CODCr、TP、TN和NH4+-N去除率明显小于后者(P<0.05)。总体上看,3种红树植物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呈现海桑人工湿地≈桐花树人工湿地>木榄人工湿地。
引用
收藏
页码:2365 / 237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三种红树植物抗性生理特性 [J].
靖元孝 ;
任延丽 ;
杨丹菁 ;
韩慧丽 ;
肖林 ;
陈桂珠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8) :1544-1546
[2]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3种红树植物生理生态特性 [J].
靖元孝 ;
任延丽 ;
陈桂珠 .
生态学报, 2005, (07) :1612-1619
[3]   白骨壤模拟湿地系统中磷的分配循环及其净化效应 [J].
陈桂葵 ;
陈桂珠 .
生态学报, 2005, (03) :627-632
[4]   滩涂海水种植-养殖系统细菌生态学研究 [J].
黄凤莲 ;
夏北成 ;
戴欣 ;
陈桂珠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6) :1030-1034
[5]   化工废水对红树林湿地的影响 [J].
李玫 ;
章金鸿 ;
陈桂珠 .
重庆环境科学, 2003, (06) :21-24+60
[6]   香根草和风车草人工湿地对猪场废水氮磷处理效果的研究 [J].
廖新俤 ;
骆世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6) :719-722
[7]   垂直流人工湿地的设计及净化功能初探 [J].
吴振斌 ;
成水平 ;
贺锋 ;
付贵萍 ;
金建明 ;
陈辉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6) :715-718
[8]   人工湿地对猪场废水有机物处理效果的研究 [J].
廖新俤 ;
骆世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1) :113-117
[9]   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力学特点对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 [J].
吴振斌 ;
任明迅 ;
付贵萍 ;
贺锋 ;
Alex Pressl .
环境科学, 2001, (05) :45-49
[10]   红树林系统处理牲畜废水营养盐的研究 [J].
叶勇 ;
谭凤仪 ;
卢昌义 .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02) :22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