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境因子影响下黄瓜雌雄花比例之改变

被引:14
作者
曹宗异
李佳格
金以丰
吴兆明
机构
[1] 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植物生理教研室
关键词
黄瓜; 甜瓜属; 植物性别; 雌花; 雌雄; 雄花; 植株; 过氧化氢酶; 因子影响;
D O I
10.13209/j.0479-8023.1957.020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自然界中不少植物是雌雄异株或雌雄同株而异花的。不同性别的植株或花的经济价值不同,因此,定向改变植物性别的问题就不仅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且也有着实践上的意义。很早就有人观察到植物性别可随环境而发生改变的事实;但是这些事实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它们与性别决定的染色体学说是不相容的。米丘林生物学者认为植物性别的形成和发展也是植物有机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表现的发育特性之一,是决定于植物体内的新陈代谢的。因此,我们深信,通过环境条件的改变,改变植物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从而定向地控制植物的性别是完全可能的。 曾详尽而全面地介绍了定向改变植物性别方面的文献。本文目的在于进一步探讨环境条件对于黄瓜雌雄花出现的规律性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的生理实质。 在黄瓜幼苗期间用CO(浓度为1%,0.5%,0.3%)处理植株161小时显著地改变了雌、雄花出现的顺序,增加了雌花的数目,降低了雄花的数目。提高了果实的产量。在外部形态方面亦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在生理方面,遭受气体处理的植物在处理结束后呼吸强度降低50—70%,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也有相应的改变。 在植株三叶期、现蕾期、雌花开放期均施以充足的磷肥,这种处理选择性地增加了雌花的数目,而对雄花的数目无影响。受到这种处理的植物
引用
收藏
页码:233 / 24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