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条
中国南方典型气(油)藏控藏模式探讨
被引:13
作者:
徐思煌
[1
]
马永生
[2
]
梅廉夫
[1
]
袁彩萍
[1
]
郭彤楼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
来源:
关键词:
控藏要素;
成藏流体源;
油气保存条件;
控藏模式;
天然气;
中国南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南方海相地层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动,油气藏大多属于次生油气藏。油气藏的改造与分布主要由各级控藏要素控制。一级控藏要素为成藏流体源,二级为成藏与改造期次,三级包括保存条件及圈闭类型等。基于南方二级控藏要素建立了10种二级控藏模式,其中原生烃原生聚集、二次生烃原生聚集、无机成因气原生聚集和混源多期次生聚集等4种已被勘探证实,分别以典型实例命名为“沔31井型”、“朱家墩型”、“黄桥型”和“四川型”。南方8个典型油气藏的三级控藏模式平面展布特征表明:“四川型”主要分布于上扬子区,“沔31井型”以江南隆起周缘为主,“朱家墩型”主要在中下扬子区,“黄桥型”的分布与张性构造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4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