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问题研究

被引:13
作者
徐大丰
朱平芳
刘弘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上海,上海
关键词
经济周期; 非对称性; 趋势剔除; 价格;
D O I
10.16538/j.cnki.jfe.2005.04.002
中图分类号
F124.8 [经济波动];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对于经济周期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利用HP滤波和时间趋势剔除技术对中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对数序列(季度)进行了长期趋势的剥离,得到了反映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周期成分;区分了关于经济周期的两种类型的非对称:深度型(DEEP)非对称和陡峭型(STEEP)非对称;利用Sichel(1993)提出的对经济周期非对称性的检验方法,对中国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进行了非对称性的检验,结果发现了实际GDP(对数)等经济变量中周期性非对称的证据。实际GDP(对数)序列出现周期性非对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实证研究表明价格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了非对称性调整,而价格的非对称性调整会导致对社会资源的非对称配置,进而导致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货币政策作用的有效性和非对称性研究 [J].
刘金全 .
管理世界, 2002, (03) :43-51+59
[2]   中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和相关性研究 [J].
刘金全 ;
范剑青 .
经济研究, 2001, (05) :28-37+94
[3]   论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新态势 [J].
刘树成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1) :114-122+207
[4]   我国经济周期的特殊原因与波动格局分析 [J].
张守一 .
经济研究, 1995, (04) :51-55
[5]  
当代西方经济周期理论[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胡永刚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