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卫盆地的沉积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新构造运动

被引:15
作者
张珂
刘开瑜
吴加敏
杨景春
蔡剑波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阿拉巴马大学地球科学系,宁夏地质工程勘察院,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州,阿拉巴马州美国,银川,北京,广州
关键词
中卫盆地; 沉积特征; 新构造运动; 黄河; 青藏高原东北缘;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4.03.014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地表及钻孔资料分析表明 :约在上新世 ,香山山地沿香山—天景山断裂带向东北强烈逆冲上升 ,山前挤压下陷形成南深北浅、剖面上呈楔形的中卫盆地。伴随挤压作用的进行 ,盆地南缘部分早期沉积沿一系列南倾叠瓦式断层从南向北逆冲抬升 ,后期沉积则伴随其南部逆冲而不断北迁 ,穿越盆地的古黄河也不断北移 ,使盆地沉积具穿时性。约在中更新世末期 ,中卫盆地因其北东侧烟筒山断裂强烈活动而抬升 ,黄河下切 ,盆地消亡。上述过程可能反映青藏高原东北缘强烈挤压变形的北进。
引用
收藏
页码:465 / 47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新构造与环境.[M].卢演俦等主编;.地震出版社.2001,
[2]  
新构造运动及渭延裂谷构造.[M].易明初编著;.地震出版社.1993,
[3]  
黄河黑山峡大柳树松动岩体工程地质研究.[M].韩文峰等著;.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4]  
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断裂系.[M].国家地震局编;.地震出版社.1988,
[5]   宁夏贺家口子地区晚新生代地层序列及其构造意义 [J].
申旭辉 ;
田勤俭 ;
丁国瑜 ;
韦开波 ;
陈正位 ;
柴炽章 .
中国地震, 2001, (02) :56-66
[6]   宁夏清水河下游晚更新世冰卷泥的发现及意义 [J].
张珂 ;
刘开瑜 ;
杨景春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5) :714-718
[7]   天景山断裂带前锋区第四纪构造变形及成因分析 [J].
柴炽章 ;
张维岐 ;
焦德成 .
中国地震, 1998, (02)
[8]   沙坡头地区黄河阶地发育与地貌演化 [J].
阎满存 ;
董光荣 ;
李保生 .
中国沙漠, 1997, (04) :37-44
[9]   宁夏中卫─同心断裂带地震危险性评价 [J].
张加桂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6, (03) :40-44
[10]   香山—天景山断裂活动方式的微观特征研究 [J].
张秉良 ;
蒋溥 ;
方仲景 ;
向宏发 .
地质力学学报, 1996, (03) :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