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银发经济”探析

被引:8
作者
徐沁
周红梅
机构
[1]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积极老龄化; 银发经济; 包袱论; 银发市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23 [市场];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与老年人口规模的急剧膨胀,庞大的老年人群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服务好这个"银发群体",同时发挥好老年群体的经济力量,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命题。积极老龄化概念的提出,批判了传统"包袱论"的相对合理主义,同时阐释了"银发群体"的巨大经济价值。从健康、参与、保障三方面分析了"银发经济"的内涵,提出应当从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就业机会、健全医疗制度等方面入手,促进"银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银发经济"的价值最大化。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儒家文化圈背景下的家庭价值观与社会保障制度 [J].
刘云香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1 (06) :55-58
[3]   关于我国老年产品开发的思考 [J].
陈元刚 .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3 (02) :25-28
[4]   论发展的、积极的老龄化战略 [J].
胡泊 ;
任德曦 .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1) :114-116
[5]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 [J].
王树新 .
人口与经济, 2003, (04) :1-7+13
[6]   老年发展论——21世纪成功老龄化战略的基本框架 [J].
穆光宗 .
人口研究, 2002, (06) :29-37
[7]   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 [J].
廖晓燕 .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2, (04) :356-358
[8]   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 [J].
田雪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 (01) :66-70
[9]   健康老龄化:解决中国老龄问题的根本出路 [J].
李文琴 .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1999, (01) :77-79
[10]   人口老龄化与“银发市场” [J].
李雪松 .
市场与人口分析, 1997, (05)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