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与家庭农场的关系探讨——以辽宁为例

被引:13
作者
陈明鹤
机构
[1]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土地流转; 规模化生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F324.1 [农场];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发展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农业生产富裕农民。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规模性经营,以规模性生产经营实现家庭农场较强的盈利性。在我国,现阶段家庭农场的规模性要依靠土地流转来实现。辽宁省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既有与全国其他地方一致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特性。本文有针对性的解决我省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夯实家庭农场规模性发展的基础,以支持家庭农场在农业现代化和强农、富农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加快土地流转 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辽宁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J].
刘朝 ;
万福民 ;
张钢军 ;
刘廷喜 ;
范晓光 ;
刘峰 ;
赵永波 ;
金霞 ;
魏亚男 .
党政干部学刊, 2011, (04) :43-45+61
[2]   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 [J].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土地问题》课题组 ;
张曙光 .
管理世界, 2010, (07) :66-85+97
[3]  
德国农业生产模式灵活多样[N]. 郑红.人民日报. 2013 (022)
[4]  
走近美国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一家庭农场种万亩地 .2 马桂花. 半月谈内部版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