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功率微分项下垂控制的微电网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被引:21
作者
陈昕
张昌华
黄琦
机构
[1] 电子科技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微电网(微网); 下垂控制; 小信号稳定性; 功率微分项; 参与因子; 线路参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12 [电力系统稳定];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微电网一般采用下垂控制实现功率分配,但易产生受扰振荡。在下垂方程中引入功率微分项能够有效抑制振荡。建立了引入功率微分项前后的微电网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对比分析了控制参数与线路参数变化对系统小信号稳定性的影响,总结了控制参数的选择方法。并进一步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研究对比了微电网中各逆变电源状态变量对系统低频模态的参与程度,以及线路参数变化对参与因子的改变。得出结论:线路长度或阻抗比增加为系统提供阻尼,且越靠近该线路的逆变电源获得的阻尼越大;且使用下垂控制时,系统特征根对各逆变电源的主导性更易改变。最后,通过不同工况下的仿真验证了建模、分析与结论的正确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3+116 +11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微电网技术综述 [J].
杨新法 ;
苏剑 ;
吕志鹏 ;
刘海涛 ;
李蕊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01) :57-70
[2]   自适应调节下垂系数的微电网控制策略 [J].
郑永伟 ;
陈民铀 ;
李闯 ;
徐瑞林 ;
徐鑫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3, 37 (07) :6-11
[3]   低压微网控制策略研究 [J].
王成山 ;
高菲 ;
李鹏 ;
黄碧斌 ;
丁承第 ;
于浩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25) :2-9
[4]   不同容量微源逆变器并联功率鲁棒控制 [J].
吕志鹏 ;
罗安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12) :35-42
[5]   使用电压—相角下垂控制的微电网控制策略设计 [J].
郜登科 ;
姜建国 ;
张宇华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05) :29-34
[6]   微网中三相逆变器类功率下垂控制和并联系统小信号建模与分析 [J].
张纯江 ;
王晓寰 ;
薛海芬 ;
阚志忠 ;
邬伟扬 .
电工技术学报, 2012, 27 (01) :32-39
[7]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微网并网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J].
张建华 ;
苏玲 ;
刘若溪 ;
张旭 ;
苏静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35 (06) :76-80+102
[8]   分布式发电、微网与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与挑战 [J].
王成山 ;
李鹏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 34 (02) :10-14+23
[9]   多故障暂态稳定约束最优潮流的轨迹灵敏度法 [J].
李贻凯 ;
刘明波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16) :42-48
[10]   电力系统小信号稳定分析与控制综述 [J].
王康 ;
金宇清 ;
甘德强 ;
鞠平 ;
石立宝 ;
倪以信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9, 29 (05) :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