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与隧通——心智的工作模式

被引:6
作者
蔡恒进 [1 ,2 ]
蔡天琪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2] 卓尔智联研究院
关键词
意识; 强人工智能; 图灵机; 认知坎陷;
D O I
10.16339/j.cnki.hdxbskb.2021.04.017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B82-057 [道德与科学技术];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01 ; 0101 ;
摘要
深度学习框架加速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系统在专业领域超越人类,但沿此路径能否指引机器模拟出类人智能仍然没有定论。强计算主义的观点主张意识和智能可以被物理还原,甚至可以忽略意识。哥德尔等学者则倾向于机器无法模拟或超越人类。文章提出认知坎陷(意识片段)的"附着"与"隧通"这一对范畴,从新的视角探讨心智的工作模式。认知坎陷具有超越时空和流变的特性,在某时某地某景可以"附着"在某个具体对象之上。认知坎陷之间可以通过"隧通"链接成一个网络。"自我"作为最原初和最重要的认知坎陷,是人类意识与智能的发端。智能的作用之一是在情景改变时将"自我""附着"到更合适的对象上。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休谟“活泼性”概念的新阐释[J]. 黄昉.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20(01)
[2]   迈向第三代人工智能 [J].
张钹 ;
朱军 ;
苏航 .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20, 50 (09) :1281-1302
[3]   行为主义、联结主义和符号主义的贯通 [J].
蔡恒进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9 (04) :87-96
[4]   人工智能为什么还没有意识 [J].
李德毅 .
检察风云, 2020, (05) :82-83
[6]   触觉大脑假说、原意识和认知膜 [J].
蔡恒进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7, 34 (06) :48-52
[7]   认知坎陷作为无执的存有 [J].
蔡恒进 .
求索, 2017, (02) :63-67
[8]   'IT WILL CHANGE EVERYTHING': DEEPMIND'S AI MAKES GIGANTIC LEAP IN SOLVING PROTEIN STRUCTURES [J].
Callaway, Ewen .
NATURE, 2020, 588 (7837) :203-204
[9]  
An architectural model of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brain functions: Global Workspace Theory and IDA[J] . Bernard J. Baars,Stan Franklin.Neural Networks . 2007 (9)
[10]  
Systems of Logic Based on Ordinals[J] . Turing A. M..Proceedings of the London Mathematical Society . 193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