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丹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致线粒体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张秋玲 [1 ]
孙远标 [2 ]
王海英 [1 ]
宋述杰 [3 ]
白波 [1 ]
机构
[1] 泰山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2] 泰安市中医医院脑病康复科
[3] 泰山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白花丹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白花丹参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氧化应激功能及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白花丹参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内线栓阻断法(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白花丹参组及丁苯酞治疗对照组,按照6.5g/kg BW白花丹参生药及15mg丁苯酞的剂量灌胃给药,每天1次,分别于再灌注后12h、24h及48h取损伤侧大脑,应用电镜观察脑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比色法检测脑组织线粒体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脑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细胞内出现大量高电子密度中毒颗粒及空泡,线粒体膜崩解、内嵴消失;MDA含量明显增高(P<0.05);GSH-Px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脑细胞大量凋亡。与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白花丹参能够减少细胞内高电子密度中毒颗粒及空泡,增强线粒体膜的稳定性,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延缓GSH-Px酶活性的下降并保护其活性(P<0.05),显著降低脑细胞凋亡率(再灌注后24h及48h组,P<0.05)。结论:白花丹参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线粒体损伤、延缓GSH-Px酶活性下降,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25 / 7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丁苯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形态和Caspase-9 mRNA表达的影响
    陈晓春
    侯文利
    刘星亮
    [J]. 西部医学, 2009, 21 (08) : 1270 - 1272
  • [2] 白花丹参野生资源濒危保护和开发利用研究
    王峰祥
    闫永亮
    毛淑敏
    李奉举
    [J]. 中国现代中药, 2009, (08) : 17 - 18
  • [3] 丹参与白花丹参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邵明辉
    张永清
    李长峰
    [J]. 齐鲁药事, 2009, 28 (01) : 24 - 26
  • [4] 缺血后处理通过抑制线粒体途径减轻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肠黏膜细胞凋亡
    褚薇薇
    武步强
    沙焕臣
    张润岐
    闫爱丽
    王殿华
    [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9, 25 (01) : 152 - 155
  • [5] 白花丹参叶水提物对糖尿病大鼠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李大伟
    蔡洪信
    张玲
    夏青
    夏作理
    [J]. 中成药, 2008, (05) : 764 - 766
  • [6]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凋亡的影响
    陈小娱
    张秋玲
    白波
    [J]. 针刺研究, 2008, (02) : 107 - 110
  • [7] 局灶性脑缺血及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制作
    张秋玲
    孙远标
    李金国
    陈小娱
    白波
    [J].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38) : 106 - 109
  • [8] 白花丹参根与茎叶水提物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
    高允生
    刘爱英
    张继国
    徐晓燕
    辛晓明
    齐永秀
    [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6, (01) : 4 - 6
  • [9] 活血化淤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44例临床研究
    尚德俊
    赵绚德
    [J]. 山东中医杂志, 1986, (02) : 14 - 16
  • [10] 线粒体结构、功能和常用研究方法
    仇万山
    陈亦江
    [J].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07, (03) : 282 -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