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流人工湿地硝化和反硝化强度研究

被引:30
作者
郑仁宏
邓仕槐
李远伟
张小平
李宏娟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硝化/反硝化; 表面流; 人工湿地;
D O I
10.15985/j.cnki.1001-3865.2007.01.010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通过对表面流人工湿地不同土壤层硝化反硝化强度的研究,探讨了表面流人工湿地脱氮过程中沿程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变化,以及不同C∶N对系统反硝化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可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硝化强度具有较明显的分层现象,表层土壤高于深层土壤。系统中沿程硝化强度呈递减趋势,硝化强度反映了氨氮去除率的大小,其去除率为68%。反硝化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深层土壤的反硝化强度略高于表层土壤;沿程1/3至1/2段最大;5倍碳源时反硝化强度最高,3倍碳源次之,不加碳源最低;但系统的反硝化强度普遍较高,保持了良好的脱氮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39+43 +4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固定化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M].沈耀良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魏复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3]   常温条件下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影响因素的研究 [J].
支霞辉 ;
丁峰 ;
彭永臻 ;
马鲁铭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6, (04) :254-256+278
[4]   人工湿地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强度对比研究 [J].
王晓娟 ;
张荣社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2) :225-229
[5]   生物沸石床污水脱氮效果及机理 [J].
张曦 ;
吴为中 ;
温东辉 ;
唐孝炎 .
环境科学, 2003, (05) :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