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及机理探讨

被引:9
作者
吴毅文
赵翱
吴建贤
何娟娟
王维华
杨任民
王兴中
机构
[1] 安徽医科大学附院康复运动医学科
[2] 安徽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
[3] 安徽医科大学附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颈椎病; 临床; 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院自1981年10月至1987年3月共诊治58例交感型颈椎病,对其中30例进行了为期3个月至3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9个月。为了寻找交感型颈椎病的形态学依据,对10具成年男尸(共20侧)的颈椎脊柱有关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剖观察。详叙了58例患者症状、体征,并进行了统计分析。治疗随访结果:好转率76.67%,优良率46.67%,复发率23%。尸体解剖结果表明:交感干直接分支到椎前筋膜和前纵韧带。到颈椎间盘的神经有三种类型:1.直接起自颈交感干和神经节;2.来自颈脊神经腹侧支;3.由椎动脉神经丛发出。本文还就交感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62 / 164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