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促进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SAMP8)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神经细胞黏附机制

被引:23
作者
卢圣锋 [1 ]
邵欣 [2 ]
唐勇 [1 ]
尹海燕 [1 ]
陈瑾 [1 ]
余曙光 [1 ]
机构
[1]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2]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突触可塑性; 海马神经元; 神经细胞黏附; 电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研究电针对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鼠(SAMP8)海马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多聚唾液酸转移酶ST8SiaII/IV的影响,从神经细胞黏附角度探讨电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可塑性作用机制。方法:以SAMP8小鼠作为AD动物模型,电针"百会"、"涌泉"穴,1次/d,连续刺激21d。以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突触界面曲率、突触后致密物(PSD)厚度和突触间隙宽度的变化;以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NCAM及其mRNA、ST8SiaII/IVmRNA的表达。结果:①模针组小鼠平均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小鼠短(P<0.05);模针组小鼠在平台所在象限停留的时间(39.55±5.47s)较模型组小鼠(30.27±6.12s)长(P<0.05);②模针组突触后致密物厚度(76.928±25.236nm)较模型组(65.371±24.219nm)增厚(P<0.05);突触间隙宽度(25.941±6.217nm)较模型组(29.161±7.830nm)减小(P<0.05);突触界面曲率(1.083±0.049)较模型组(1.062±0.048)变化不明显(P>0.05);③与模型组比较,模针组小鼠NCAM及其mRNA、ST8SiaII/IVmRNA阳性表达明显增强(P<0.05)。结论:①电针能有效改善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②电针能有效调整海马神经元突触形态,使PSD增厚,突触间隙宽度变窄,促进突触形态可塑性的发挥;③电针改善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效应可能是通过诱导NCAM及ST8SiaII/IVmRNA的合成,促进神经细胞黏附,促进神经元突触形态可塑性来实现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057 / 10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与老年性痴呆突触可塑性研究进展 [J].
邵欣 ;
曾芳 ;
余曙光 .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6, (03) :118-121
[2]   电针对老年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形态可塑性的影响研究 [J].
余曙光 ;
罗松 ;
韩婷 ;
唐勇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6, (04) :369-371
[3]   行为训练对双侧海马梗死大鼠学习记忆与NCAM的影响 [J].
杨华 ;
李玲 ;
潘惠娟 .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06, (02) :135-138
[4]   多聚唾液酸与多聚唾液酸转移酶 [J].
魏江洲 ;
周文丽 ;
郭婷婷 ;
冯伟华 .
生命的化学, 2005, (06) :473-475
[5]   针刺对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白鼠SAMP8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 [J].
褚芹 ;
于建春 ;
韩景献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 (11) :10-11+40
[6]   多聚唾液酸转移酶研究进展 [J].
戴功 ;
王丽梅 ;
杨新颖 ;
耿美玉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5, (09) :24-28
[7]   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记忆行为改变与突触结构参数的关系 [J].
张艳玲 ;
李露斯 ;
可金星 ;
范文辉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2, (12) :1388-1390
[8]   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突触结构参数的变化 [J].
赵小贞 ;
王玮 ;
康仲涵 ;
吴翊钦 ;
徐剑文 ;
陈春鹏 ;
钟秀容 .
解剖学杂志, 2002, (01) :30-34
[9]   小鼠记忆保持能力与海马CA3区突触界面结构的相关性 [J].
章子贵,陆汉新,李振武,姜建明,吴馥梅 .
神经科学, 1995, (03) :136-140
[10]   突触界面曲率及其生理意义 [J].
吴馥梅,杜红燕,章子贵 .
神经解剖学杂志, 1994, (01) :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