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缓限制减刑适用中的“民间矛盾”——从首批刑法指导案例切入

被引:13
作者
姜涛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死缓限制减刑; 指导性案例; 量刑的社会学模式; 人身危险性; 民间矛盾;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5.04.003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首批刑法指导案例有关死缓限制减刑适用标准的裁判,表明"因婚恋纠纷等民间矛盾引发的故意杀人案件,兼有从重处罚情节与从轻处罚情节的,一般应选择死缓限制减刑"的规则建构。现代刑法学必须兼采量刑的社会学模式对死缓限制减刑的适用标准进行规范解释:婚恋纠纷等民间矛盾作为犯罪动机的非规范表达,不仅是影响有责性和人身危险性的重要标准,而且能够成为联结刑法规范与刑事政策的言说工具。基于现代刑事法治的基本要求,民间矛盾的裁判价值只有依附于刑法规范才能彰显,这就要求法官必须在合理解释民间矛盾的基础上,以事实还原的方式诠释民间矛盾与死缓限制减刑裁量基准之间的关系;同时,民间矛盾并不必然带来"由死转生"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杀戮的艰难.[M].张娟芬;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  
刑法修正案(八)条文及配套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M].张军; 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
[3]  
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M].(德) 罗克辛;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  
一个知识论上的刑法学思考.[M].林东茂;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  
法官如何思考.[M].理查德·波斯纳(Richard A. Posner)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  
死刑司法控制论及其替代措施.[M].赵秉志; 著.法律出版社.2008,
[7]  
中国刑事政策报告.[M].谢望原; 肖中华; 吴大华; 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8]  
刑法的基本概念.[M].(美)乔治·P.弗莱彻(GeorgeP.Fletcher)著;蔡爱惠;陈巧燕;江溯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9]  
刑事政策与刑法.[M].卢建平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10]  
法学方法论.[M].(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